Monday, 10 April 2017

蛞蝓的外形特征

常见品种
常见蛞蝓像没有壳的蜗牛。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毫米,体宽4~6毫米;内壳长4毫米,宽2.3毫米。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毫米,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毫米,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毫米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毫米,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粉红色品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当地居 民报导称曾看到过一种奇特的粉红色蛞蝓,尤其是在大雨之后,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科学家认为粉红色蛞蝓的历史可追溯至冈瓦那大陆,1.8亿年前两个大陆板块形成泛古陆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陆形成了现今澳大利亚。蛞蝓新物种生活在100平方公里的一个独特山顶地区,它的近亲物种发现于新西兰和南非地区。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它们长着与众不同的鲜艳粉红体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