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喜烧(すきやき)和寿司、天麸罗(天ぷら,即炸鱼虾等炸物)并列为日本代表性料理。但其中,寿喜烧的做法却是关西、关东大不同。
关西的寿喜烧是先将肉烤过,之后放入蔬菜和豆腐,再直接放进砂糖和酱油加以调味。
关东的寿喜烧则是以「割下」来炖煮肉和蔬菜。 「割下」其实就是锅料理的佐料酱汁,通常以砂糖、酱油和味醂煮沸而成,如调理包般现成贩卖的。 「割下」对关西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在关西人看来这样熬煮寿喜烧,简直就像在做另一道家常料理--马铃薯炖肉(肉じゃが)。
这样的关西、关东差异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寿喜烧出现于关西,根源于如同BBQ似地以锄头烤肉来吃。 「锄」的日文就是「すき」,「やき」(焼き)则是「烤」的意思。早在日本第一的幕府—镰仓时代,就有关于农事中以锄烤肉而食用的文献记载。所以关西的寿喜烧就是如其文字所示「すきやき」(锄焼き)的料理,肉是要烤过的,过去以锄烤,演变至今则以锅烤肉。
(这也就是台湾的寿喜烧名店「锄烧」店名和店内独特锄型锅具的由来)
而东京,则是明治时代「牛锅」大受欢迎,且当时的牛锅并非以酱油调味,而是味噌口味的。这本是因为明治之前,一般食用山猪肉锅,为去腥膻味而以味噌调味。明治之后,牛肉取代了长久以来常食用的山猪肉。之后,渐渐地也由以酱油为基底的「割下」取代了味噌调味。到了大正时代,东京的牛锅店生意兴隆。
但是1923年 (大正12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城市大受破坏,牛锅店当然也没法营业了。趁此之际,关西的寿喜烧业者打进东京,以寿喜烧店为名营业,结合了关西寿喜烧及关东牛锅之型态。以此为契机,寿喜烧之名广为日本全国所知。
此后,关西派的寿喜烧店陆续于东京展店,而且也有使用「割下」来做寿喜烧的。就像这样,虽然名为寿喜烧店,但实为使用「割下」这种东京牛锅型态的寿喜烧业者也多了起来。
不过,现今在东京仍可看到不少明治时代即开业,以「牛锅店」为名,且菜单上仍有「牛锅」的老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